〈登山前準備事項〉資料整理/葉志成─版本2014年8月 

前言

近來有很多人發現周遊世界後,才知道台灣山林變化才是世界最美麗的。而今登山裝備的改良,但人們郤常因太過自信,而導致在山上的人,還是常有需要救援的憾事發生。

在這一篇文章中,我們將從「登山組隊與職掌」「行前會議」「負重訓練」「應變與聯絡機制」「行進的技巧」「天候vs衣著vs宿營」「登山糧食」「登山飲水」「登山裝備」等幾個主題做出淺顯的探討,讓正想登高山的您,用很少時間便可採擷前人數十年的成果。

另本文是為初想登高山的人而設計,故有些更深層的專業登山技能,將留供爾後另闢專章再詳細探討,合先敘明。

 

登山組隊與職掌

登山並不是一般的健行活動,為了安全起見,登山一般都會先組隊,做好詳盡的計畫,瞭解可預見的情況。再進行包含擬定計畫書、體能訓練、辦理入山(入園)證、辦理保險、甚至律定團體(個人)裝備,再商定怎麼吃?怎麼睡?等事宜。

即是組成登山隊伍,那就得講到相關人員的權責,在此依慣例說明如下:

副領隊(嚮導)--前導。負責計畫路線的掌握,行進步調的設定。副領導可由嚮導兼任。

領隊(嚮導)--押後。負責指揮全隊的行止,當活動遭受天候或特殊事故需變更計畫時,領隊擁有最後決定權。領隊如系由不俱嚮導身分的人以「榮譽領隊」擔任者,則需另再指派一位資深嚮導協助「榮譽領隊」執行領隊職務。

嚮導--當登山隊人數眾多時,得視需要再增派嚮導。將全隊區分成小隊,再分派嚮導管理之。目前經國家考試取得嚮導證照者,僅由考試院於2006年公告錄取1百餘人。故各社團自行選任的嚮導,仍視同為專業的嚮導員。

登山的行進的時間掌控很重要,它沒有一定的行止標準,完全由嚮導視隊員的體能而定。一般帶初學者及輕裝登山或健行的休息時間,是每走30分鐘休息5分鐘,或走60分鐘休息10分鐘為度。

而重裝登山行程為走一小時休息10分鐘做參考。如系縱走行程,則視體能與路狀調整,一般都是把握儘早出發早宿營、太陽不大少休息、遇水源就吃飯為原則。

 

行前會議

舉凡重裝的登高山活動,領隊應事前做好登山計畫,並於期前實施行前會議。會議時間視活動性質於人員確定後,儘早實施。一般5天以下的行程最好在10天前實施;5天以上的縱走最好在20天以前實施,讓隊員得以依據途程準備登山裝備。

行前會議沒有標準程序,領隊應視隊員的參與經驗調整會議內容,如果全隊都是登山老手甚或不必實施,只需電話聯絡一些行政事務。但若隊員若是登山驗少者,領隊應著重於授予登山裝備的準備上,必要時要事前幫忙檢查裝備。

一般行前會議的重點是活動時程、地圖解說、宿營狀況、預估天氣、分配任務、出發集結等事宜。一個窩心的領隊,都會幫菜鳥找一個老鳥,供做事前諮詢與隨行指導的伙伴。

負重訓練

登山是具有危險性,且需大量消耗體能的活動,而維持體能首重訓練。尤其重裝行程的負重訓練更顯重要,每個人從報名開始,就該讓自己的體能維持在巔峰狀態。注意不要在期前感冒,因為在登山途程中感冒,非但體力使不出來,更容易誘發高山症。

體能訓練時,要注意不可扭傷肌腱或過度操勞。一般言,體能訓練需在出發前2天結束,加上出發車程共可讓身體有3天的休養。

負重訓練就是利用假日,背重裝郊山訓練。背包裡最好的填充物是水,把水背上山後就倒掉,因為重裝下山較損膝蓋。至於訓練背負的重量,則是以活動預定重量為基準,太多太少都不宜。

有人沒有時間到郊山負重訓練,會改成重裝爬樓梯,這是最有效也是最傷身的訓練方式。假設背20公斤爬樓梯,一次爬5樓走6趟,能於20分鐘內完成者,若能持續一星期,便足以應付登上玉山的行程。

但是重裝下樓時很傷膝蓋,在此提出僅做為數據說明參考,讀者千萬不能拿來做為訓練方式。如果時間不允許真情非得已,最好上樓爬樓梯,下樓改塔電梯。爬樓梯要一步一步的慢走不可衝速度,更不可在密閉性的樓梯間裡訓練。樓層選擇高樓層數者佳,比如爬3樓走10趟,一定沒有10樓爬3趟來得有效率。

 

應變與聯絡機制

活動都需有緊急聯絡機制,因為在山上通訊不佳,故需事先擬定緊急事件的因應計畫。當有需要救援助時,救難單位一定會先通知入園入山文件上登記的緊急聯絡人,緊急聯絡人就可將資料備分轉給相關單位,以便救援人員能及時處理。

在個人言,隊員對於行程計畫需徹底瞭解,並將行程在事前告知家人。到了山上只有在少數的定點,可撥通行動電話。目前各電信業者中,以中華電信在山區的普及率最高,所以到了電話會通的區段,最好能打電話回報家人登山狀況。

 

行進的技巧

「出發囉!GO~GO」

登山起步不可太快,行進時步伐應立求平穩,腳步要將重心落在整個腳掌上,否則易抽筋。行進時應隨時保持體力,作適當的休息。上坡時要緩行,上身略為前傾,以膝蓋帶腳向前跨步,有握登山杖時加強手臂的推力,減少腳的受力並保持身體平衡。

上山當坡度愈陡時,步伐就要愈小,海拔愈高時,步代就要愈慢。登山時,飲食不可過飽,行進中,喝水不可過量或過急。下坡時腰要放低,視線向下,切忌跑步,以免腳膝受損。

至於行進速率,最好的參考點是以會流汗,但不濕透排汗上衣為原則。行進動線除了要遵守預定路線,不可擅走捷徑或想抄近路,以免迷失路途外,更要落實不留痕跡(LNT)環境,走路時不要離開正規路徑,活動時盡可能使用指定區域。

行進中隊伍不可拉得太長,隊員間的間隔不要緊跟著步代,最好以數步為度,但最長者應以聲音能呼應或彼此在視線以內為距離。

一般行進間隊伍都會分成勇腳在前,中間人多,肉腳墊後的三組。所以一個初登山者,本文強列的建議您跟著領隊,走在墊後組。設若自覺得體能尚佳,才可以跟在中間人多那一組。但需謹記,即使路狀很好,也嚴格禁止一個人落單自己走自己的路。

上下坡時攀扶草木時,要先試試其穩固性再移動身體。行進間絕不可藉力推、靠或攀拉枯木,即使是大樹幹,也可能跟部腐爛而一靠就倒。攀爬山壁時切勿急躁,要先以手指試探著力點之穩定性,謹守三點不動一點動之原則。

途中要注意各種景觀特徵,休息時核對地圖,了解自己的方位、地點。行進間要留心路面,看風景時須停下腳步,不要邊走邊看,拍照時要並留意現場,勿於危險地區停留。

行進中碰到下雨,除了穿雨衣還記得把背包套套上。背包濕了會徒增重量,若是衣物濕了更是危險的事。雨中行進原則是隊員集中減速慢行。減速只要提昇安全指數,慢行即可不用休息能減少失溫,而隊員集中能彼此激勵,讓全員儘早到營地。

台灣山區午後常佈雲霧,行進中不可貪圖風景單獨逗留,應隨隊儘早抵達宿營地點。途中如果突然遇到雷雨時,不可手持金屬品,走在草原區時,則不要躲在獨立大樹下,也不可站在崖頂的突出處,以防雷擊。

迷路或受困實際得保持鎮定,切勿盲目亂闖,以減少體力消耗及意外發生,甚或發生意外事故時,一定要鎮靜處理,切不可慌亂失措。這環節另建有篇章,請詳(登山迷路的預防與處置)。

 

天候vs衣著vs宿營

天候

活動前及進入山區後,應隨時注意氣象資料及變化。若天氣不佳,不可強行入山;若以進入山中,應盡速尋找安全處所避難。

台灣高山的氣溫狀況,從海平面起算每上升1000公尺,氣溫約降低攝氏6度,但如果碰上下雨或刮風時,那「體感溫度」會更低。體感溫度=溫度-(√每秒風速×4)。

假設在平地是37℃(夠熱吧!),當您登上3600公尺的奇萊主峰就只有16℃。如果你再碰上風速每秒9公尺的風,那人體所感受的「體感溫度」僅剩4℃而已(夠冷吧!)。

所以台灣一些3400M以上高海拔的山區,在深夜幾乎全年都會結霜,凌晨的溫度都可能接近0度。而整個冬天很多山都是冰封雪飄的,直到翌年的4月份都還有殘雪。

所以如果您認為冬天的10℃是寒流,當您登上3000公尺的高山再回來後,您會認為寒流來的日子只是暖冬呦!

上山後如果通訊不佳,無法取得氣象資料,就應注意天氣變化,山頂的雲層一般可作為觀察天氣的指標。而曾下過大雨、地震或颱風過後山區的一星期內恐易落石,應避免規劃為長距離的登山路線。

衣著

登山活動要承受風雨或暴風雪的洗禮,還得享受白天高溫日曬流汗,晚上下霜寒澈骨的困擾。因此登山活動應有「三層式穿法」,配合此三層衣物的互相增減、調配,來應付各種不同天候。

一般內層衣著,主要功能在排出身體所流出的汗水,其主要材料為聚丙烯(P.P.)纖維的排汗衣。目前市售排汗衣有很多品牌、價格差異也很大,其主要的差別,是在排汗系數的不同。如系是為登高山而採購者,不可選購排汗系數低的排汗衣。

外層衣著為直接抵擋風雪和雨水,又能讓內部身體所散發的水氣透出,其代表性產品如Gore-Tex。但請注意防水透氣的產品,一般在5年後便逐漸失去防水效用。故選購時應注意別買到囤積貨,而買逾5年的外套,即使很少穿也應測試再上山。致於防水透氣產品,切不可用刷子或放進洗衣機刷洗。

中層衣著又稱保暖層,此層材料有羽毛或人造纖維以Pile織法者多,代表性產品如Polyester(聚脂籤維或俗稱刷毛)、羽毛衣等。

三層穿法因天候變化而調整,穿著時內層要貼身,外層要有能容中間層的空間。以上穿法,可以運用至身體各個部位。

 

個人的體溫調節

流汗未及時排熱會中暑,而且流汗更容昜消耗體能及流失水份。但不可遇熱就脫衣服,因為在山上,很有可能轉個彎便是迎風面,這時很容易受寒。故行進間可以解開幾個衣服扣子或拉開夾克,不要隨便脫衣服。

天未亮或早晨的行進方式,宜慢走、少休息、少喝水。在迎風面休息,即使5分鐘也要穿上外套。到宿營地後,應馬上換下潮濕的衣服;晚上睡覺時,應注意頭、耳與手腳的保暖。

 

露營地的選擇

宿營區一般都由領隊選定,但宿營位置則需各員自行選擇。

宿營區的選擇以提供安全性、減少衝擊性、增加舒適性為目標,選擇選擇在堅實不積水的平坦區為佳。預期可能會下雨時,在帳棚底下鋪設塑膠布,用以取代傳統挖掘溝渠排水方式。遇傾斜地,頭部要睡高處;有樹根或不平的區塊當做下半身位。

應避免宿營的危險場所有:1.山崖下方有落石之慮。2.河岸邊注意洪水。3.山頂強風處別紮營。

有些登山老手幾乎不帶帳篷,他們都習慣使用外帳或帆布,這一般初學者千萬不要學習。因為高山上即使不下雨,夜裡也是風大還會飄霜,如果天候不佳再沒有露宿袋,那可會很慘滴!

再說塔外帳或帆布的技巧是野外求生的專業,沒有訓練過的初學者,切不可使用。故其塔建技巧,在此無關主題便不做贅述。

離開營地的要求很簡單,就是「比進入時更乾淨」。各隊員在離開營地前要各自整理自己的活動區域,儘量不要由領隊召集隊伍再整理,避免對環境再踐踏一次。

 

尊重野生動物

台灣保育觀念的提昇,讓您晚上有訪客的機率大增。一般縱走行程在高山,晚上碰到動物的機率,該說一定會碰到。一般高山的大動物以山羌、水鹿、山羊居多,偶有黑熊但很少接近營地,更少會主動攻擊人。低海抜會碰到的動物,則有山豬或彌猴。

一般會靠近營地的動物都不俱危險性,最常到訪的是水鹿,水鹿不會吃食物但牠會翻鍋盤想找食鹽,反倒是晚上食物應妥為保管,否則一定會被黃鼠狼偷走。

面對野生動物時,宜遠觀。切忌尾隨或靠近野生動物,也禁止餵食野生動物。而在野生動物的交配、築巢、育雛期進入野生動物領地者,更該禁尊重。

餘者,請詳「登山環保篇」

 

登山糧食

公糧

探討登山糧食,行程是影響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例如一天的小山,通常我們不炊煮,只帶些個人喜好的食物即可。有人喜歡麵包或蛋糕,有人喜歡壽司也不錯。只要能吃飽,想帶什麼就帶什麼,重量也不太是負擔。

但是需過夜的登山活動,就得慎重考量了。通常一天勞累後,晚餐都不太習慣吃乾糧或甜的食物,因此需要炊煮,於是爐子、鍋子、餐具於是成了必要裝備,登山糧食也跟著成為一門學問。

此外,天數愈長食物就愈多,所以重量是最首要的考量,凡能兼具輕巧、美味、營養與熱量高的,就一定是好的登山糧食。

一般我們把食物分為主食與副食兩類。主食是熱量與體力補充的主要來源,也是登山糧食中最重要的部份,通常包括米飯、稀飯、拉麵、泡麵、餅乾、麵包或麥片等等碳水化合物。而副食即為各種菜餚配料,通常是為了增加美味,其次才作為營養與熱量的補充。

至於那種食材營養好,吸收率高、最易轉化為能量等,甚至於食物的攜帶方法,怎麼煮飯…等等,這些都是進階課程,也是嚮導該學的工作,在此略過有空再談。

在山上吃飽睡得好最重要,如果認為吃不下就沒吃飽,那您明天一定沒體能再往上走。因此在山上沒有主張不好吃、不愛吃的權利,您就只管能吃的就得吃,一定要吃得飽、睡得好,明天自然有體力一切都OK。

不少探討登山糧食的文章,為了控制重量,經常一再探索食物熱量的計算,或援引國外登山糧食做為建議,其實這是一種迷失。因為飲食是一種文化,歐美習慣吃麵包等麥食,而東方人卻用米飯當主食,這是一時間難以改變的習慣。

因此食物的選擇,應以「美味而能入口為前提」,最重要的是吃多少帶多少,以易保存、輕量、夠營養、不產生垃圾廚餘者,就是最好的登山糧食。一個登山隊的品質,嚮導的好壞,往往從這裡可以看出端倪,因為這是一門深奧的研究學問。

行動糧(私糧)

多日的登山活動,背大背包爬上爬下,體力喪失很快;因此登山的體能消耗,遠大於平日的生活。平常吃一餐的熱量,在山上重裝走兩個鐘頭就餓了。此時,體力唯有靠行進糧補給。

目前登山隊的午餐模式,幾乎都是自備。而早餐都在凌晨3、4點吃,所以您得再多帶一份早餐(行動糧)。因為4點出門,8點左右一定餓了,您是不可能空腹撐到中午滴!

行動糧最好是能邊走邊吃又高熱量的,例如巧克力、糖果、肉乾等等,這些隨個人需要的補給叫做行動糧。

行動糧即是私糧,當然就以個人入口容易與否來考量。私糧沒有標準,全賴每個人的品味而定,簡單說就是您想吃什麼就帶什麼!重要的是,初學者不要有分享觀念。也就是妳能吃多少就帶多少,因為隊友彼此的想法都一樣,您想請客他也想請您吃,結果只會增加彼此的負擔。

至於午餐自備,的那一份午餐,最好是重量級的。不要只吃餅乾與水果。最少要有粽子或麵包配個熱飲;體力好的可以帶爐子煮個泡麵。也可以2-3個人共用一個攻頂爐。但是雨季有時天候惡劣,不容許升火炊煮,還是得預備麵包餅乾應急。

戰備糧

舉凡登山行程,有一個原則不可少。那就是每一趟行程,初學者的背包裡都該預備多一餐。進階中級(縱走)者,都該多帶一天的糧食,以備不時之需。嚮導級者有時候得救人,更該具備隨處都可過夜的能力。

如果沒有隨身攜帶炊具者,戰備糧以簡單耐放,高熱量可隨手拿來吃為重點。甚或視自己的體能,在您的背包裡,都該有一組攻頂爐、瓦斯與個人炊具。

另外平時飲食主張少鹽或吃低鈉鹽的人,在登高山行程出發前一週,最好改吃精鹽。並在戰備糧中多準備一小包精鹽備用,原因請詳「登山醫療與救護常識/熱痙攣&抽筋」。

登山糧食講到這裡,該一個段落了。由此,你應該稍可掌握登山糧食重點就是配合行程需要,考慮重量、營養、熱量與口味,以及調理是否容易等等。

至於要帶些什麼?帶多少?因為每個人口味及食量差異大,很難一概而論。但請記住您在山下想的美好,一但到山上都不是那麼一回事。因此最好把您的想法,問一下有經驗的人或嚮導,不要把食物背著當負重訓練。比如說麥芽花生很好吃,但是帶上山後,您跟本咬不動,只能當石頭打黃鼠狼。

在現今的登山裝備,幾乎每人的基本重量都一致,而背包的比人重或比人輕,都取決於攜帶的飲水與食物。以在此建議您每次下山後,都能檢討這一次攜帶糧食的多寡,累積成經驗,等下一次上山,您就會估算得準確些。

 

聊完登山糧食後,我在此回應很多山友的下列問題:

「紅糖薑湯」有什麼作用?

將薑塊拍碎加紅砂糖煮湯大家一起喝,在山上十分重要,由其在天雨或嚴寒的日子中,更是必備品。生薑不一定要帶上山,登山隊最好買整缶的薑茶粉及整包的紅糖比較方便。個人也可以到超市、便利商店買可隨沖之薑茶包來泡,一樣有效果。生薑可逼出寒氣,紅糖富含鐵質,補血補充力氣,對付病毒。

「食鹽水or熱鹹檸檬茶」有什麼作用?

在山上感冒剛開始時,可以每天多喝幾杯「熱鹹檸檬茶」,就不至於惡化,而且好得很快。檸檬經熱開水加熱(不可泡冷開水)後,會產生一種天然的化合物「羥苯甲基氨基乙醇」,這種物質是一種類似天然的類固醇,能解除感冒、身體循環淤阻充血的症狀。而加入鹽巴可平衡體液,中和疲勞引起的痠痛,就好比打點滴一樣。而兩者相加,更有特殊的順氣調整身體機能的療效。

另外如果有隨身攜帶新鮮檸檬,可用半個檸檬榨汁加一小匙蜂蜜,三餐飯後沖一杯冷開水喝,也可治療感冒。不加熱的檸檬汁有豐富的維生素C,能生津止渴、健脾開胃、強壯身體、減少咳喘。

「酸梅or熱梅茶」有什麼作用?

每次用五個醃漬蘇梅或紅鹽梅〈可到超市購買〉,沖熱開水一大杯,攪拌五分鐘再喝,可以預防與治療感冒。單獨使用或加食鹽可用之於竭止或減緩抽筋。梅子內含蘋果酸、枸櫞酸、琥珀酸等,有顯著的抗菌作用,對於各種細菌如大腸桿菌、痢疾桿菌、傷寒桿菌等,均有抑制的作用。因此,對防止感冒有一定的效果。

 

飲水

山上的水源種類,通常是溪水、湖泊、水池、雨水、露水等等,因此找水與水質判斷便是一門重要的學問。

此文是給初學者看的,對初學者而言,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喝水?喝水的方式該淺嘗亦或暢快痛飲,可能更為重要。至於找水的方法是嚮導的責任,在此不贅述。

一天該帶多少水?應該反問您一天要喝多少水?因為初登山者每天喝的水量都很大。但背得愈重,相對的水就喝得多,而水喝得多體能消耗便更多。一路惡性循環下來,就是自己累死自己。

至於一天的攜行量,則視個人習慣與路程中水源的狀況而定。出發前最好問嚮導沿途有沒有水,再衡量自己的需求來攜帶。一般重裝一天的攜行量,不含公水是1600~2000cc,若是冬天或雨天則可能只喝600cc;若碰上大熱天可能2000cc不夠用。

在一般初學者言,可以撐到營地者,就不要喝生水。真有必要喝生水者,請切記要喝幾口就好;或者把生水與攜帶的水以各一半的比例調勻再喝。而到營地後,便禁止貪圖山泉甘甜,而大量生飲,因為非運動或行進中喝山泉會拉肚子。如果瓦斯不夠,則營地喝的水要煮過再喝,山泉水留著翌日途中便可生飲。

行進中喝水的技巧,是上午每休息時喝幾小口,下午每休息時喝幾大口。若以配比率來算,早上約喝掉一天攜行量的30%,下午則是喝掉70%。請記住,當您會口渴,代表您一定氣喘如牛,那時體溫很高,而背包裡的水溫一定很低,如果喝太多,當您再背包上肩後,很有可能就走不動了。一走不動就即喘又流汗,一流汗又會想喝水,而再喝水電解質就隨汗流失,結果就是再也走不動了。

到了下午如果預知營地有水源,就該預測到營地的時距,把攜帶在身上的飲水儘量喝完,藉以補充一天下來體內之不足。

到了營地之後,一般都會燒水、煮飯,以及裝填個人次一日的私水。由於走一天下來,身體都在極度缺水狀態,所以在這時候應該大量補充水份。至於喝什麼程度?如果水源無慮,建議以泡茶的方式持續的喝,喝到自己的小便順暢後才就寢。如果您半夜還會起來尿尿,那代表身體的水份已補足,如果整晚都沒有尿意,代表水份的補充仍嫌不足。

登山通常會大量流汗,電解質流失快,最好補充一點鹽分。目前坊間可買到一些補充錠,這類電解質補充片泡水之後,喝起來味道還不錯。有些人喜歡在飲水中加上酸梅、檸檬紅茶粉、運動飲料粉等添加物,即增加美味又爽喉與口感,也是不錯的奢侈選擇。但有些人在相當疲累時,喝了加料的水反會想吐,還是得視個人習慣而攜帶。

以上是個人使用的私水。至於如果營地沒有水,那晚上煮飯用的公水,一般都由嚮導分配指定每人該攜帶多少。在途中如果真的背不動,不可把公水倒掉,要告訴嚮導由他分配轉給其它隊友,因為在山上水是登山隊的生命之泉,不可隨意拋棄。

 

登山裝備

登山裝備分成「個人裝備」「團體裝備」「雪地裝備」茲簡述如下:

個人裝備:背包、水、打火機、排汗衣、登山鞋、禦寒衣物、盥洗用具、風雨衣、頭燈、禦寒帽、遮陽帽、手套、碗筷、防曬油、登山杖、個人藥品、小刀、睡袋、睡墊、哨子、個人行動糧、戰備糧…等。

團體裝備:指北針、地圖、GPS、帳篷、營燈、鍋具、燃料、瓦斯/汽化爐、登山繩、吊帶勾環、擋風板、水袋、糧食/備量、急救求生用品、通訊器材及方便的鏟子…等。

雪地裝備:冰爪、護目鏡、護唇膏、防晒油、保溫瓶、登山杖二支、睡袋、充氣睡壂、雪地帳糧食、露宿袋、背包、雪鞋(雙重靴)等。

以上只是簡單的講,在此建議每人都要有自己的裝備表。因為有些裝備的歸屬是重疊的,比如說當今GPS因價廉已是個人裝備;而常登山的人幾乎都露宿袋隨身,再者,有些人會因護身符沒帶,就沒安全感。所以基於個人的喜好,每個人的裝備表是不一樣的。在此強烈的建議,您該自行擬定一份專屬於自已的裝備表。

當您要上山時,如果是生手請於2-3日前先把專屬於自已的裝備表印出來,逐一檢視如有缺件的,便於次日添採購齊全。

到了出發前一晚,再把背包拿出來,按照裝備表,每放進一樣就劃掉一項。當您劃完後,就可背包上肩集合囉!

※至於怎麼打包(裝填)背包,在(登山裝備與技巧)/(背包)/(背包打包的正確觀念)裡還有介紹。

 

出發前的遠足性失眠

一個登山生手或者路線是第一趟走的人,在出發前一晚很容易得到「出發前的遠足性失眠」。生手會一真惦念「綠油精帶了沒?放在那裡呀?」老手會惦念「山屋破舊我該不該帶露宿袋?」這一類問題。結果每想到一樣就起來一次,這一晚背包也很可憐,被主人翻了好次。

一般言,生手上山的第一夜都是輾轉難眠的。如果出發前一晚夜再沒睡好,那這一趟行程便會徒增許多疲憊,由此可見裝備表的重要性了。

最好的方法是背包打包好後,就不要再想背包,放鬆心情安心的睡一覺,等鬧鐘叫起床吧!

 

結語

至於登山裝備使用技巧,這是一門很重要課程,它已經建有專章叫「登山裝備與技巧」。在您準備上山之前,請您務必要研讀。

如果您是女仕,那妳該再看「女性登山篇」。

而關於更進階的「營地與生火」「廚餘處理」「清洗餐具」「垃圾帶下山」等問題探討,甚至關於您個人的「排泄物處理」「怎麼淨身沐浴?」「要不要刷牙?」這些細節,我們都將另闢專章,以「登山環保篇」為題,供各位參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釣叟貝殼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